返回

上新!多所在京高校新增招生专业

2023年05月25日

上新!多所在京高校新增招生专业

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了解到,多所在京高校今年均有新增招生专业。这些专业中既有市场的“新贵”,又有昔日的“冷门”。

人工智能持续火热

“人工智能”成为近年高校新增最多的专业之一。今年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均新增该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人工智能预计招生60人。该专业将采用大类培养,学生在本科一年级期间,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一起进行基础课学习,大二后将按照人工智能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单独培养。

北京联合大学有关老师介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应用的日益增加,特别是OPENAI大语言模型的问世,产业对于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北联大此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基于当前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趋势以及与产业界的结合,旨在培养具备前沿人工智能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核心课程,学校结合产业界的最新技术和需求,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此外,学校还注重学生人文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开设AI伦理学、法律法规等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出发点,落实人工智能应用的社会责任。

北京城市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瞄准智慧城市建设,学校招办老师表示,人工智能专业是今年该校首次招生的专业。专业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要应用领域,将加强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及亚信科技、阿里巴巴、百度等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合作,重点培养学生在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实用前沿技能。

北京城市学院在人工智能专业培养中采用校企联合授课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每位学生都配备了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从专业课程及岗位技能进行双向指导,并邀请一线企业的人工智能领域工程师走进课堂。学校每年将定期举办百度人工智能科学训练营、华为人工智能集训营等,带领学生全面掌握领域最前沿、最实用的技术。专业目前已与百度、华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研究所、阿里巴巴等企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此外,该专业还将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以致用、场景化案例式教学为宗旨,通过引入丰富的行业企业案例资源,从大一开始每学期为学生安排项目制实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帮助他们熟悉了解企业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为今后进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传统专业进一步升级

在一些高校,新兴专业建设和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升级同步进行。

北京科技大学今年新增智能建造专业、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有关老师介绍,2019年以来,北科大先后申报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统计学”“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感知工程”“智能建造”“智能采矿工程”等多个专业,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推进实施“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持续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北科大招办老师介绍,今年新增的两个与“智能”相关专业均采用大类招生方式,其中智能建造专业按照土木类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按照矿业类招生,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末进行专业分流。智能建造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和建设工程行业升级转型,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等学科,具有北科大科学工程研究与应用的鲜明特色和优势。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升级转型而新增设的特设专业,依托矿业工程“双一流”学科,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智能感知等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工科专业,将造就一批合格的智能采矿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推进矿山信息化、自动化、无人化或少人化发展。

北京建筑大学今年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招办主任黄鹤介绍,该专业立足北京科技创新功能定位,面向机械工程学科在智能化、信息化领域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创立,可满足智能制造领域、机械与汽车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等从事智能装备的研究、设计、制造、测试、开发、运行管理等市场需求。

该专业隶属该校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今年预计投放计划数为54人,其中北京地区双培计划16人、本科普通批次25人,在京招生人数约占该专业总计划的76%。对机械工程、电气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智能制造相关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新工科专业感兴趣的考生适合选报。毕业生可在涉及智能制造领域、机械与汽车行业、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公司等从事各种智能装备的研究、设计、制造、测试、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如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中铁建筑工程公司、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中船重工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市燃气集团等。

因“冷门”而火的专业“热”起来了

今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均新增考古学专业进行招生。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文物、考古、博物馆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考古学已由原来的因“冷门”而火的专业真正“热”起来。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专业相关负责人黄可佳介绍,学校增设考古专业,是应对北京市考古人才急需,做好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直接需求。学校考古学科是20世纪70年代末从北京大学分校的历史学基础上建立的,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目前,考古学科还与艺术学院、师范学院、机器人学院、数理部、生化学院等校内单位合作,将文物活化利用、公众考古、考古发掘机器人应用、人工智能运用于壁画修复、有机质文物分析等跨学科的研究合作,组建了跨学科的考古文博研究团队。

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学科带头人、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介绍,学校一直有考古学下设的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近50人,在中央民族大学各专业中录取分数相对偏高,很受考生欢迎。2023年增设考古学本科专业之后,学校将采取历史学大类招生,招生人数仍为50人左右。

民大考古学注重理论知识与田野实践相结合,实行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方向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突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新文科”特点,该专业将加强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融合,对接学生的不同需求。

民大考古文博系主任刘连香介绍,考古学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在课程中融入田野内容。学生在第四学期结束后进入田野实习,第五学期开始分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两个专业方向培养,毕业时按专业分流方向授予历史学学位。在短期学业范围内,民大考古学目前已经有考古学硕士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将要设立考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本科生毕业后可在本校及国内外考古学和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

有关专家表示,未来,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能极大地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该学科已经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绿色生活 储能科学受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绿色、生态、能源相关专业成为近年来新增专业的热点。

北京林业大学今年新增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招生,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

学校招办副主任刘芳介绍,该专业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聚焦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前沿问题和重大需求,培养能够在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领域从事建设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监测监管、社区发展、自然教育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在培养方式上,该专业将采取梁希实验班的培养模式,实施科教融合,设置科研创新实践类学分,支持并鼓励学生深造,保研率约40%;实施产教融合,实行双导师制;在课程设置上,开设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国家公园规划、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智慧国家公园等核心课程;专业综合实习则要求学生走进国家公园开展超过6周的暑期实践,这是该专业培养方式方面的亮点之一。

北方工业大学今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预计招生34人。北方工大成为首家开设该专业的市属高校。学校招办老师介绍,储能专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目前正在风口之上,人才需求大,毕业生可在电力能源、智能电网、热力行业、电池与电源、电动汽车、新能源与储能材料、移动通讯、数据中心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储能装备和系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安全与评估、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该专业在京选考科目要求必选物理。